<tr id="v5s6v"></tr>

    1. <tr id="v5s6v"><nobr id="v5s6v"></nobr></tr>
        1. <tr id="v5s6v"></tr>
        2. <tr id="v5s6v"></tr>

          新華網四川 > 正文
          2023 02/24 10:09:32來源: 四川日報

          四川省推出“1+3+N”的主要功能布局 人才發展雁陣格局2025年基本形成

          2023-02-24 10:09:32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跟進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破解人才發展難題,近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推進新時代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省要基本形成人才發展雁陣格局。

            四川為何要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未來又將如何推動落地落實?2月23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推進新時代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設”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地方組織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讀。

            為何構建?基于三個現實需要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人才總量突破1000萬大關、居西部第一,兩院院士和國家人才計劃入選人數大幅增長,國家級創新平臺達195個,人才發展生態環境不斷優化,這為四川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看到成績的同時,四川省也存在人才‘數量、質量、效能’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人才資源配置和區域分布不夠合理、各類人才集聚載體的效能發揮不夠充分、人才環境競爭力不夠強等問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需要持續做強人才支撐?!痹谛侣劙l布會現場,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人才辦主任李國貴用了“三個需要”來闡述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的重大意義和背后考量。

            這是深入貫徹中央戰略部署的需要。中央人才工作會議要求,新時代人才工作要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并通過系列會議、政策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就是要推動中央部署要求在四川省落地落實,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更多四川力量。

            這也是跟進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的需要。省委強調高水平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就是要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一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通過建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高地、人才集聚地和區域支點,形成梯次分明、各有側重、比翼齊飛的人才布局,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相應支撐。

            這更是著力破解人才發展難題的需要。面對人才布局和發展的難題,四川省需要進一步厘清思路、調整方法,通過“抓重點、帶一般”等形式,指導和推動各地各部門各領域人才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共同形成全省人才高地建設的強大合力。

            如何構建?以“1+3+N”為主要功能布局

            作為四川省積極融入國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布局的戰略抓手,加快建設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大舉措,人才發展雁陣格局將如何構建,又將如何成型?

            李國貴介紹,人才發展雁陣格局以“1+3+N”為主要功能布局,“1”即成都作為“頭雁引領”,要發揮核心引擎作用,加快形成全省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的主要承載區;“3”即“三翼驅動”,綿陽、宜賓—瀘州組團、南充—達州組團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要緊隨成都之后,加快建設國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區域創新人才集聚地,共同形成全省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承載區;“N”即“多點支撐”,其他市(州)要加快建設特色產業人才集聚地,共同形成全省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的多個支點。同時四川省還將在“1+3”條件較好區域重點建設若干核心區,引領帶動雁陣格局整體成勢。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四川省又確定了突出“頭雁引領”、強化“三翼驅動”、夯實“多點支撐”等多項重點舉措。

            突出“頭雁引領”,成都將深入實施“蓉漂計劃”“蓉城英才計劃”,高水平建設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打造高品質人才發展生態環境,在全球范圍內加快匯聚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

            強化“三翼驅動”,綿陽將優化實施科技城人才計劃,構建集聚國防科工人才的平臺體系,加快壯大國防科工戰略人才力量;宜賓—瀘州組團將加快建設大學城科創城、西部工匠城,加快匯聚產業高端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南充—達州組團將重點圍繞相關產業制定產業人才支持政策,建強產業人才發展聯盟,加快提升區域人才競爭力和影響力。

            夯實“多點支撐”,“1+3”之外的其他市(州)將重點依托高新區、經開區和產業園區,大力建設各類人才創新載體,加快匯聚產業高端人才和特色產業人才。同時,四川省還將發揮縣(市、區)人才工作先行區的“排頭兵”作用,示范帶動所有縣(市、區)人才數量、質量和效能均實現顯著提升。

            如何保障?教育經信科技人社等部門將齊發力

            四川作為教育大省,高等教育資源富集,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就要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加大人才供給力度、提升人才供給質量。

            “近年來,四川省普通高校從10年前的99所增加到134所,其中人才發展雁陣格局‘1+3’相關市聚集了88所高校,占全省的66%,四川高校正成為人才聚集和科技創新的新高地?!笔∥逃の睍泟⒘⒃平榻B,下一步將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聚集優勢,服務“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離不開產業人才支撐。省委提出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六大特色產業,“發揮特色產業的聚才作用,實現‘以產聚才、以才促產’,我們將大有可為?!苯洕托畔⒒瘡d機關黨委書記周海琦表示,接下來將實施好“經緯人才”計劃等工作,以鍛造適應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需要的人才隊伍為主攻方向,實現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有機銜接。

            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需要建強高能級平臺,以集聚科技創新人才??萍紡d副廳長楊品華介紹,該廳未來將聚焦西部科學城、戰略科技平臺、產業創新平臺、功能服務平臺等四大平臺建設,進一步建強高能級平臺,為四川集聚更多科技創新人才。

            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還要著力破解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難點堵點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董宏杰介紹,該廳將圍繞職稱評審、崗位設置、績效薪酬三個方面發力,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針對性解決科研事業單位高級技術崗位緊缺、職業發展機制不完善、崗位聘用矛盾凸顯等問題,逐步建立體現人才價值、激發人才活力、鼓勵創新創造的分配激勵機制。

            “不僅如此,我們還將從加強組織領導、配套銜接、督促考核等方面,推動構建省市縣縱向對接、省直部門橫向協同的推進機制?!崩顕F表示,四川省還將把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推進情況和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和專項述職評議,加強督促指導和監測評估,確保各項工作舉措取得實效。(記者 樊邦平 江蕓涵 史曉露 田程晨)

          【責任編輯:蔣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13071129392948